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史二
 
開課學期
95-2 
授課對象
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周伯戡 
課號
Hist1008 
課程識別碼
103 10120 
班次
E1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A,B,C(18:25~21:05) 
上課地點
普301 
備註
開放歷領103 80040 E3班30人
總人數上限:8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52chinesehistoryII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這門課係回顧東漢滅亡至五代期間
中國文明幾個重要面向:政治、社
會、民族、思想、宗教與文化。
學生應在課前嬝狀袺鷎(faa5)v背景的
敘述、參與討論。 

課程目標
1. 學生深刻理解此段歷史的各面

2. 獲得進一步研究的歷史知識
3.嬝爬僥优q歷史的重要研究作品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5:30~17:30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 錢穆,《國史大綱》
2. 傅樂成,《中國通史》
3. 吳密察等譯《中國通史》(台北,稻鄉出版社),參看關
魏晉南北朝隋唐部分。
4. * 鄭欽仁、吳慧蓮、呂春盛、張繼昊 《魏晉南北朝
史》,台北,空中大學,1998
5. *高明士、邱添生、何永成、甘懷真合著《隋唐五代
史》,台北,里仁,2006
6. 北京大學,中華文明史, 2006
7. 王仲犖《魏晉南北朝史》上海市,人民社,1980。
8. 唐長孺《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》,武漢,武漢大學出版
社,1992年。
9. 劍橋中國史第三冊,隋唐上
10. 岑仲勉, 隋唐史 1957, 1982 重印。
11. 黃永年,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, 2003
12. 高明士編《中國史研究指南•二》,台北,聯經。(提供
約1985年以前的六朝、隋唐史研究的研究史與重要論文)
13. 高明士《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》。
14. 高明士等,《戰後台灣歷史學研究(1945-2000)》,第
三冊,國科會,2004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2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20% 
 
3. 
隨堂測驗(兩次) 
20% 
 
4. 
討論 
20% 
 
5. 
報告 
2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7  Organization Meeting 
第2週
3/06  概說第三世紀至第六世紀(魏晉南北朝)中國文明的特色及其研究的史料
必讀:西嶋定生 〈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〉〈東亞世界的形成〉收在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選譯》,第二冊
谷川道雄 〈中國的中世〉收在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選譯》,第二冊,又見中國中亞社會與共同體,馬彪譯,頁61-106;《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序說》李濟滄譯 
第3週
3/13  幾個特殊政治制度
陳啟雲〈兩晉三省制度之淵源、特色及演變〉,《漢晉六朝文化•社會•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》,台北,新文豐,1996。
鄭欽仁〈九品官人法—六朝選舉制度〉,《中國政治制度與政治史》,台北,稻香出版社。亦刊於《中國文化新論(制度篇):立國的宏規》,台北,聯經。
討論 〈晉書 劉毅傳〉 
第4週
3/20  必讀:中村圭爾〈六朝貴族制論〉,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•二》,北京,中華書局。
田餘慶〈釋「王與馬共天下」〉《東晉門閥政治》(北京,北京大學出版社)。
唐長孺〈南朝寒人的興起〉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》,三聯書店,1959
討論:顏氏家訓(選) 
第5週
3/27  民族 (第三堂課 小考)
必讀: 逯耀東《從平城到洛陽: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》(台北,聯經)
劉學銚, 《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》,2005, 第三、四章 
第6週
4/03  新的世界與人生觀
必讀:余英時〈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〉,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》,台北,聯經。
討論 王弼、老子註、聖人(選),郭象,莊子註(選),嵇康(選) 
第7週
4/10  佛教與道教
必讀:《中國佛教發展史》 第一篇第三、四、五章
塚本善隆,《龍門石窟》林保堯譯, 2006
李豐楙 (不死的探求)收在《敬天與親人》
討論:魏書,釋老志(選)
葛洪 論仙卷二(選)
玄都律文(選)
太上老君經錄(選)
牟子理惑論(選) 
第8週
4/17  儒釋道衝突與競爭
必讀:E Zurcher,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, 1959, 第五章
《佛教征服中國》, 1998
討論:慧遠,沙門不敬王者論(選)
法琳, 破邪論(選) 
第9週
4/24  政治的一統
必讀、討論 陳寅恪 《隋唐政治淵源論述稿》 
第10週
5/01  期中考 (南北朝部分) 停課 交第一份作業 
第11週
5/08  概說第七 至第九世紀(唐至五代)中國文明的特色及其研究的史料
必讀、討論 陳寅恪 《唐代政治論述稿》
毛漢光,〈中古核心區核心集團之轉移〉,收在《中國中古政治史論》 
第12週
5/15  唐政治的結構
必讀:《隋唐史》 33-197
討論 長孫無忌 唐律(選) 
第13週
5/22  安史之亂後的唐代政治的發展
必讀:《隋唐史》197-345
討論 兩稅制 楊炎(選)
陸贄(選)
柳宗元 封建論(選) 
第14週
5/29  唐與與周邊民族(第三堂 小考)
必讀:《隋唐史》343-401
余英時,〈漢代的對外關係〉,劍橋中國史─秦漢史
章群,〈評天可汗制度說〉,收在《唐代蕃將研究》,聯經,1986
討論: Edward H. Schafer ,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1973
吴玉贵译 《唐代的外来文明》; 1995 
第15週
6/05  佛教與道教
必讀:《中國佛教發展史》 第一篇第八、九、十、第二篇第一章
阿部肇一 《中國禪宗史》 第一篇唐代的禪宗 第二篇五代吳越的佛教政策
任繼愈(編) 《中國道教史 第二編》
討論:善導 (選)
慧能 壇經(選) 
第16週
6/12  唐末文化的變遷
閱讀、討論 Peter K. Bol "This culture of ours" :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’ang and Sung China, 1992 刘宁译, 《斯文 : 唐宋思想的转型》,2001
唐武宗 毀佛詔 (選)
韓愈, 原道(選)